以“新”促“绿”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
一是建设绿色低碳公路,激活发展新引擎。在编制、设计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过程中秉持绿色发展观,在建设过程推行避免水污染、扬尘污染、土壤污染、大气污染等环保施工作业法,最大限度降低建设项目施工对环境的突出影响。截至目前,共完成自然村通畅工程132.3公里、农村公路修复性养护工程98.9公里、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7.3公里。
二是发展绿色低碳能源,促进物流融合。构建新型农村物流发展体系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切实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、智能化。增开“会采好物”双柏同城配送服务平台,实现线上信息共享,线下实体资源互补利用。全面盘活利用交通运输、农村电商、邮政(快递)资源,扩建物流分拣中心,增设智能分拣生产线1条,配套仓储和充电桩;增开农村物流专线1条,当天往返300多公里,覆盖四个乡镇31个建制村物流节点。
三是推进绿色低碳运营,提升服务质量。倡导绿色公共出行,不断加快“绿色交通”建设,在各乡镇、县客运站、停车场等位置建设充电桩(机)30多机、充电枪40多枪。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班车客运运力资源整合,实现传统产业创新发展。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,先后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7辆,新能源出租车72辆。同时,不断探索推出定制客运业务,满足不同群众差别化、个性化出行服务。